​“遗嘱 保险”慈善捐赠案判决的司法价值-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法治中国

​“遗嘱 保险”慈善捐赠案判决的司法价值

2025-10-16 14:15:3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一起“遗嘱变更保险受益人”案件作出民事判决。这一判决支持了投保人通过遗嘱将终身寿险的身故受益人由“法定继承人”变更为其指定的遗产管理机构,并要求保险公司配合完成变更。

“用遗嘱来捐赠保险金的做法,在国内属于创新性探索。根据能公开检索到的信息,尚未有先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兼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傅昌波表示,此案系国内首次通过司法判例确认公民可借助“遗嘱 保险”实现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具体体现,该模式有效融合遗嘱与保险的工具价值,既尊重个人生前财产安排,又实现身后慈善意愿,有助于激励公众参与公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遗嘱库项目办主任陈凯认为,本案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万女士办理了权威合格的遗嘱,且指定的遗产管理机构是具有合法资质的社会组织,这也是本案的诉请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重要原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王萍表示:“本案判决与保险法修订的导向高度一致,为修法提供了及时的司法实践参考。本案核心是支持被保险人将保单受益权转移至慈善目的执行机构这一法人实体,并体现了对投保人真实意愿的尊重。这呼应了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保险法应更注重维护消费者权益,扩大其自主选择权的建议。”

“该判决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民法原则,打破了行业惯例对法律适用的不当束缚。”王萍建议,保险行业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法人受益人资质审查标准”,并开设“公益保单捐赠专项通道”,在回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拓展业务空间。

她同时表示,现行保险法及司法解释对“受益人变更”的规定较为模糊,需在修订中细化“受益人主体范围”“变更程序”,以此明确法人作为受益人的条件与权利义务,为行业提供明确指引。

中国政法大学信托法研究中心主任赵廉慧表示,此案整合了“遗嘱、保险、遗产管理”三大传承要素,本质上是通过遗产管理人实现类似信托的“财产独立管理与目的执行”功能。

他建议,应进一步明确遗产管理人的“忠实义务”内容,参照信托法中的受托人责任,设定严格的违规追责机制,并鼓励专业机构参与,以提升执行公信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龙翼飞认为,遗嘱自由是民法典自愿原则在继承编的体现,保险活动亦以自愿为基础。本案的审判结果,实现了保险法确立的被保险人利益最大化宗旨,引导了类案的裁判,树立了对保险法律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给予司法保护的权威。“本案精准诠释了民法典中遗产管理人制度与保险法相关规定的衔接。为民法典和保险法的实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司法实践样本,值得重视、研究和推广”。

责编:肖莎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