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流量频现造谣闹剧
专家建议出台立法规制网络谣言
2025-02-20 13:09:1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乱吹牛的,怎么可能是真实的事情。”近日,《甄嬛传》中“余莺儿”的扮演者崔漫莉在一次直播中自曝,在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拍戏时,曾酒后无证驾驶并肇事逃逸,引发网友热议。
事件发酵后,崔漫莉回应称,此事纯属虚构,当时她只是在讲述自己做的一个梦。
2月13日,东阳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针对网上流传“女演员崔某某自曝无证酒驾肇事逃逸”事件,经该局全面调查,其自曝内容系不实信息。目前,崔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该局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近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的飞速发展,直播间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然而,部分名人、网红主播为了博取流量、增加关注度,不惜编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还可能触犯法律,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造谣事件频发
2024年9月3日,德云社演员郑好在直播间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他在直播过程中声称,北京市西城区文旅部门向被举报人(即郑好)泄露了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包括举报人的身份、口音、语气、举报时间以及举报电话等多个具体细节。
北京西城文旅部门随即介入调查,并确认郑好的言论为不实信息,西城文旅部门对德云社进行了约谈,表示将对郑好的不实言论采取进一步措施。德云社也迅速做出反应,宣布暂停郑好的演出及网络直播,并安排其回家休息。
5天后,同年9月8日,郑好才就此事在微博上发布道歉声明,承认自己在9月3日的直播中有关西城文旅的言论内容属不实言论,并向西城文旅、公司及广大网友致歉。
近期,演员徐熙媛逝世引发广泛关注,广大网友纷纷表达哀思悼念,希望逝者能够安息。但也有部分账号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
2月8日,抖音发布公告,对“我是夏小健”“张兰·俏生活”“张兰之箖玥甄选”“汪小菲”4个抖音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公告称,这些账号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公众,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推荐不实视频,以获取商业利益,并屡次发布不实、侵权内容,进行违规炒作,处罚后未有改正。
“南县某某私生活混乱,欺骗女性几十万”“女子野外直播遭两名男子剃头”“大熊猫遭受虐待”……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络谣言日益泛滥。
“为了流量,啥都能编。只要吸粉,啥都敢干。”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谣言的界限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风和指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扩散并传播的,可能造成违法,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而是否触犯法律,具体取决于行为的影响力和后果程度。
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皆对散布谣言行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作出了规范。
王风和表示,谣言的界限主要参考三个要件:一是内容虚假性要件,即需经权威机构核实的信息失实性,可参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九类禁止信息来判断;二是主观恶意要件,即明知虚假仍进行捏造或传播的恶意状态;三是社会危害性要件,可参照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判断是否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谣言是违法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坦言,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治理谣言是很清楚明确的,但是平台或监管部门在实践过程中判断谣言却存在一些困难。
“有些谣言看上去‘一眼假’,相对比较容易从信息表面来判断真假,而有些谣言则无法直接判断。”刘晓春说,相较其他不良信息、有害信息,比如,低俗、歧视、网络暴力,是可以从信息本身看出来的,但是谣言涉及与真实情况比对的问题,有时候很难从谣言本身判断真实性。
刘晓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谣言的举报、澄清、辟谣的渠道都已建立起来。但是谣言和其他的不良内容不一样,想要做好事前的防范和屏蔽,难度比较大。
平台要积极履行义务
“谣言治理的确比较困难,但是就目前来看,对于影响力比较大的谣言的事后处置,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及时的,力度也比较大。”刘晓春建议,要加大处罚、处置的力度进行事后管理,比如,多次造谣,或造成恶劣的影响,就要对账号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严重的要封号,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主播的权限,比如,限制带货权限。
王风和指出,网络平台要积极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的监管义务,对网络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整治,做清朗空间的守护者。平台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不仅要对公民、企业举报的信息立即查证处理,对网络虚假信息及时予以删除、辟谣,对相关账号禁言、查封,而且还应当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加强预防,对可能出现谣言的新闻讯息提前进行大数据研判,并事前设置关键词进行实时监控。特殊情况下可对少数特别敏感关键词信息限流,通过技术手段将网络谣言扼杀在平台严管的摇篮中。
王风和建议,对高流量账号实施“内容预审制”,建立谣言样本库自动拦截,对争议内容采取“限流 标签化”(如标注“存疑信息,待核实”)。并推出事后梯度处罚措施:短期封禁、无限期封号、向监管部门报备。
“直播间禁止宣扬违法行为。”抖音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抖音一贯维护风清气正的社区环境,持续打击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的账号。平台根据直播间违规严重程度,可能进行断播、短期至无期限回收直播权限不等的处罚,短期回收的直播间权限,在处置时间到期后自动恢复。同时,平台也会根据实际违规情况扣除主播健康分。
该负责人介绍道,主播违规收到站内信后,如不赞同平台的处罚方式,进入违规详情页可以看到申诉入口,同时也能直接通过客服进行申诉。
如何治理网络谣言
治理造谣乱象,需要多方发力。
从源头来讲,王风和建议主播要加强自律职业道德建设,不为了博眼球而编造谣言,不造谣不传谣,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严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坚决抵制来历不明的信息,共同营造和谐干净的网络文化。
他还建议,出台立法规制网络谣言,制定《网络谣言认定与处置条例》,“治理网络谣言需构建‘法律威慑 技术拦截 道德约束’的立体防线,当前亟须解决的是平台经济模式下流量至上的畸形激励机制,推动从‘流量为王’向‘内容向善’转型。”王风和说,监管部门可探索“算法审计”制度,要求平台公开推荐善良、正能量的博主,从源头削弱谣言传播的动力。
从技术层面,王风和建议出台三种机制:技术审核机制,建立基于关键词库、传播模型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举报核查机制,设置便捷举报通道,平台应当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和举报;第三方核实验证机制,引入专业事实核查机构辅助判定。
同时,王风和希望有关网络信息监管部门与权威媒体协同发力,共同落实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真正让“谣言止于真相”。执法部门须破除地方执法保护的篱笆,高效准确把握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对网络谣言要及时澄清,准确惩治违法行为,权威媒体及时公布准确、可信、真实、客观的讯息,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做好新闻媒体服务引导工作,支持法治新闻媒体开展及时的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让舆论回归善良正能量、信息公开透明、社会文明有序。
王风和坦言,治理谣言绝非易事,相关企业要对网络谣言加强防范意识,自发对网络环境的维护进行自律自治,自觉做健康网络环境的捍卫者、维护者,长期一以贯之。
责编:王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