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善用而不滥用ai-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互联网事

让学生善用而不滥用ai

2025-05-26 15:13:5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仇飞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其中,《使用指南》提出“分学段差异化应用”,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禁止小学阶段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

随着ai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渗透,教育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生成式ai工具能够辅助学习、解答问题,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与自律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学生对ai使用不当,极易陷入过度依赖、思维弱化等困境,甚至引发学术诚信、数据隐私泄露等问题。 

如何确保学生能够合理使用ai,而非依赖或滥用,成为教育界和社会亟需解决的课题。

在教育层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ai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许多学生误以为ai生成的内容完全正确,或直接将其作为自己的作业提交,这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构成学术不端。学校开设的ai通识课程中,应着重帮助学生理解ai的工作原理、数据来源及可能存在的偏见,比如,通过典型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交叉比对权威资料、检查逻辑合理性等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验证ai提供的信息。同时,学校也应引导学生强化伦理与责任意识,学生若经允许在作业或研究中使用ai,应明确标注并说明用途,遵守学术纪律。

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例如,向ai提问时输入个人或他人信息,可能无意中泄露隐私数据,也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保障学生的隐私与数据安全也是规范ai使用的重要一环。

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在引入ai技术时,应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白名单”制度,严格审核评估,仅允许符合教育场景需求且数据安全合规的工具进入校园使用。ai提供者则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明确数据收集的目的、范围和方式,确保数据的存储安全,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滥用,特别是对于教育类内容,完善内容过滤机制、用户身份验证等,严禁师生在使用ai工具时输入考试试题、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从源头上杜绝隐私泄露风险。

为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建议相关部门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过程中,加快教育人工智能的专项立法,制定更细化的校园ai使用规范,构建“善用ai”的生态系统,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责编:王京仔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