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速落地-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法治校园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速落地

2024-12-19 09:21: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视觉中国供图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各地纷纷加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步伐。北京将于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全市大中小学普遍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上海要求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相关硬件建设,支持高校强化人工智能研究;河南要求实施教育等重点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示范……

“人工智能 教育”发展势头迅猛

《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等。

《通知》还提出,要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人工智能 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根据灼识咨询今年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2023年达430亿元,预计2028年将超过790亿元。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 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也提出,2023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2628亿元,ai贡献率约在7%左右,预计到2027年,ai贡献率将攀升至16%左右。

各地学校也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落地。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王萌在今年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教师能力提升,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试等教学场景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全面助力师生发展。比如,ai智能作文写作及批阅、ai听说互练、ai课堂评价分析、ai心理健康等。

天津市闽侯路小学副校长王彩云在该会议上展示了探索生成性人工智能赋能语文课堂表现性学习的可能性,“依托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多样化语文课堂学习的真实体验,比如,通过构建跨时空语文学习场景,拓宽自主思维的空间;通过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表示,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校园,能够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例如,通过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教学,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智能辅导工具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支持。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人工智能可以打破教育资源在时间和地区的限制,对于偏远地区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多家企业齐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落地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正在加速,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们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关于中小学ai教育课程,百度已率先开发出版了《大圣陪你学ai人工智能从入门到实验》《风火少年战ai人工智能从编程到实践》《昆仑子牙练ai人工智能从开发到实战》漫画科普ai图书教材,三册图书的难度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不断递进。在教育科普领域,中国科学技术馆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普教育注入新活力,赋能智慧科技场馆建设。

作业帮旗下教育数字化综合服务商云思智学基于在ai能力、数据能力、资源能力、开放能力等方面的积累,开发出了数字化教研、ai智慧作业、智慧考试、ai自习室、课后服务等产品服务,全面推动教育教学主战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云思智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云思智学ai智慧作业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超500所中小学实现大规模常态化应用,全方位助力教师、学生、管理者减负提质增效。同时,数字化教研、智慧考试、ai自习室等创新产品和运营服务,用户覆盖全国超过2400所中小学,服务师生超过100万人。

猿辅导集团旗下教育数字化品牌飞象星球的产品已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等23个省份、180个区县、3000多所学校、200多万学生中常态化使用,学生已累计上课六千多万次,2.4亿分钟。以北京为例,飞象星球为全市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其参与的北京市教委人工智能 教育项目,已在8个区域实现深度覆盖。

猿辅导相关负责人以《探秘人工智能》课堂举例说,学生们可以与ai进行“你画我猜”,认识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模型对话完成旅行路线规划,学会使用大模型;ai对弈玩“成语接龙”,了解智能语音技术。通过系统化学习,进一步了解大模型、自动驾驶等ai前沿应用及原理,让学生以最感兴趣的方式,深入学习、主动探索。

科大讯飞已联合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打造了集素养框架、课程用书、系列课程、教学评价、师资培训“五位一体”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综合koko官网下载的解决方案。

学而思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于2023年推出了系列课程《人工智能第一课》,是业内第一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课程,旨在让学生逐步建立对人工智能的系统认知,激发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人工智能第一课》区别于以往“以听为主”的单向传授式学习,更强调以实践探究为主。每堂课上,孩子都能结合学到的知识并借助ai工具产出一个创意作品。让人工智能的学习不仅局限于科普,而是真正教会孩子更高效地驾驭ai工具,实现人机协作。

同时,学而思正在推进与全国多所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到课后服务和实践活动中,正在逐步落地。

人工智能教育进校园需多方努力

苟博程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上,可以带来许多突破点,这些新技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但在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成果,目前仍旧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难点和痛点。

苟博程认为,从技术角度而言,引入人工智能教育需要一定的技术投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来说,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教学。然而,目前教师培训体系中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相对较少,教师可能面临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技术本身的发展阶段而言,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可能存在技术故障和不稳定的情况。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koko官网下载的技术支持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教育系统的稳定运行。

想要人工智能更好地进入中小学,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建议要落实整体体制建设,用机制保障好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明确课程定位,要注重培育学生信息数据素养;对当前各地教材标准和内容体系化小初高一体化顶层设计;兼顾城乡,缩小学生们对于人工智能课程的认知结构差异。

学而思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线教师是否掌握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教学技巧、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在硬件设备和网络条件方面是否可以满足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各地学校是否组织丰富多样的人工智能实践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学以致用,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普及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中小学教育,苟博程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培训资源;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实践。企业为学校提供koko官网下载的技术支持和教育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在推广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生能享受到人工智能教育带来的好处。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公益捐赠等方式,为经济困难地区和学校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需要政策、法律、技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苟博程说。

责编:王京仔

——法治周末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