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欲构建外卖行业良性竞争新生态-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热点财经

监管层欲构建外卖行业良性竞争新生态

2025-10-09 13:52:2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引导和督促外卖平台由依靠“价格战”“补贴大战”的竞争转向服务和质量的竞争



《法治周末》记者 吕静

“外卖大战”已经持续大半年,各种“补贴”空前绝后,甚至出现“0元购”奶茶、“1元购”鸡腿饭等恶性补贴现象,不少餐饮企业抱怨被动卷入平台竞争,生存空间被压缩。

随着消费者对“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的诉求日益凸显,“品质外卖”或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

9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旨在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陈音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征求意见稿对规范平台收费及促销行为、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对平台收费、促销等行为作出系统性规范

自今年4月以来,外卖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不断升级。一些商家在承担分摊的补贴费用后苦不堪言,平台将补贴成本转嫁给商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商家合理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为此,征求意见稿重点规范了平台和商户价格促销行为,以遏制“裹挟式”竞争、过度“价格战”等乱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征求意见稿设置多项针对性条款:明确平台价格促销成本不得变相或直接要求商户分摊,明确禁止平台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商户开展价格促销、干预商户促销力度。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价格促销方式包括平台价格促销和商户价格促销。平台开展价格促销活动,相应成本应由平台自身承担,不应要求商户或配送员进行分摊,或通过推广工具捆绑、临时上调服务收费等方式,将促销活动成本变相转嫁给商户或配送员。

陈音江表示,征求意见稿引导和督促外卖平台由依靠“价格战”“补贴大战”的竞争转向服务和质量的竞争。

针对“幽灵外卖”“爆单”乱象,征求意见稿从商户入驻、信息审核等环节提出要求。

“幽灵外卖”是指没有堂食场地的外卖商家,或者已经关门倒闭,但依然活跃在各类外卖平台上的商家,此类商家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违法手段在平台提供餐饮服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新金融法学中心主任、副教授陈燕红告诉记者,“幽灵外卖”的核心问题是商户通过虚假展示掩盖无实体经营场所的事实。征求意见稿要求堂食店上传一镜到底视频并核验定位信息,可从技术层面提高虚假展示的成本:视频需完整呈现门店环境、地址标识及经营资质,定位核验可通过gps坐标与营业执照登记地址比对,结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餐饮服务经营活动koko官网下载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能有效压缩“幽灵商户”的生存空间。

所谓“爆单”是指商家短期内的订单量突破常规运营承载能力的现象,容易引发商家、配送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接单控制提示”:平台可综合考虑商户的服务水平和历史履约数据,在下单高峰时段或促销活动期间,动态评估商户的出餐能力,向商户发出接单控制提示(即爆单预警),同时鼓励平台在向商户发出爆单预警时,同步提示消费者“商户繁忙”,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针对平台收费规则不透明、不合理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限定外卖平台向商户的收费项目主要限于三类:技术服务费、配送服务费和推广服务费,禁止随意新设收费,并从公示方式、公示内容、结算明细、推广效果等方面细化规定,通过提升费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易理解性,防范不透明收费行为。

在配送员权益保障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配送员每日接单时长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接单时长达到8小时后,平台应发出是否继续接单提示,在配送员自主确认继续接单的情况下,平台也应合理设置配送员8小时外的接单时长;同时,连续接单4小时系统应发出疲劳提示并暂停派单;平台不应通过算法、冲单奖等活动强迫或变相让配送员超时劳动。


持续规范外卖市场

实际上,早在2023年4月,为促进网络餐饮健康发展,维护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还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约谈外卖平台,要求相关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就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相关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7月,市场监管总局再度约谈相关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也相继发布倡议书,呼吁相关平台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补贴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贴,转向高质量发展,明确补贴上限与账期保障等。

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意在规范互联网平台的价格行为。

在陈燕红看来,尽管国家持续通过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等规范平台经营,但部分外卖平台仍凭借流量优势,通过强制或变相强制商户参与促销活动、分摊促销成本等方式挤压商户利润空间,形成“平台压价—商户降质—消费者不满—平台再压价”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平台利用其在相关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不当干预商户经营自主权。


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

在陈燕红看来,征求意见稿通过明确平台义务(如禁止不合理限制、强制促销),平衡平台与商户的权利义务,落实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关于公平竞争的要求。其次,通过规范信息公示与审核,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以及推动行业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陈音江表示,征求意见稿不仅关注商户负担,也关注建立消费者和骑手更公平的生态。平台通过清晰标注餐品、包装、配送等各项价格与优惠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杜绝虚假折扣。对骑手来说,要求平台算法更加人性化,既考虑到配送效率,还兼顾骑手合理的劳动报酬与劳动安全,建立与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收入机制,避免一味地对骑手超时罚款。

不过,外卖行业未来仍面临挑战。陈燕红表示,平台可能通过技术创新规避监管(如算法隐蔽限制)、商户因合规成本增加出现经营困难、骑手权益保障与平台效率的平衡等问题。

“未来需多方应对协同发力,平台应主动合规,如公开算法、优化收费规则;商户需提升自律,如真实展示信息、合理控制成本;骑手可通过行业协会参与权益协商,如,配送规则制定;消费者应积极反馈问题,如投诉虚假宣传;监管部门则需加强动态监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行为与跨部门协作(市场监管与税务数据共享),最终实现‘平台规范、商户盈利、骑手满意、消费者放心’的多方共赢。”陈燕红说。

责编:戴蕾蕾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