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社会治理现代化方案的中国思路
——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2025-10-10 15:21: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李义天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与人民幸福安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与必然选择。西南科技大学廖天虎教授近期出版的专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通过系统深入地创新研究,努力探寻社会治理现代化方案的中国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持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指引。廖天虎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主题,将研究聚焦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结构与特征。该选题既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又回应了当下社会转型期面临的诸多治理难题,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复杂、安全发展面临新挑战、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
在理论层面,该书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共建”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广泛性与参与性,因而涵盖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共治”突出了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与良性互动;而“共享”则意味着治理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价值旨归。作者通过三个维度的阐释,清晰地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框架,为后续论证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维度,该书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如何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治理实践和治理措施。例如,在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部分,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现状与困境,提出建立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可以说,该书的主题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彰显了作者努力使得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自觉使命担当。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一项系统性过程,涉及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和多个学科。廖天虎这部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局限于单一视角的探讨,也没有仅仅围绕局部问题展开,而是从多个维度切入,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
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社会矛盾是一个社会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能否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该书聚焦新时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明确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与意义,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处理社会矛盾面临的现状与困境。更重要的是,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机制和对策,包括建立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指标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决策制度等。
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新时代,安全发展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本书不仅阐述了安全发展理念的产生背景与核心要义,而且在分析我国安全发展的现状成就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直面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安全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如,强化安全意识、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和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等。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至关重要。本书致力于完善关于新时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相关论述。作者首先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行概述,介绍其构成与目标;随后,剖析当前基层社会治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基层警力不足、防控手段相对滞后等;最后,提出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如,认真对待主次关系,更新理念和抓住重点,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治理以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防控效能,加强基层社会治安力量建设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软实力”的体现,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概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入手,分析其时代意义。接着,作者研判了我国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现状,进而提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如,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服务平台等。
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作者聚焦新时代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现实背景,分析我国当前基层治理的困境,如,治理资源整合不足、居民参与度不高等。而后,作者提出,应当创建新时代基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及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路径,强调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
应该看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社会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而廖天虎的这部著作,不仅凸显了安全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地位,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具体路径参考,而且体现了科技与治理相互融汇的时代趋势、社会与个人彼此兼容的伦理要求,以及中央与基层共同成就的政策理念,有助于我们探寻和理解社会治理现代化方案的中国思路。在这个意义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作品。该书紧扣时代主题,展开系统建构,搭建了一个涵盖社会矛盾、安全发展、治安防控、社会心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体系,展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为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
责编:王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