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管招投标”:以技术刚性取代人为弹性-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热点财经

“机器管招投标”:以技术刚性取代人为弹性

2025-08-14 15:28:1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眼财经

严打串通投标。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何勇海

企业在参与地方招投标过程中,不乏实力足够却被莫名废标的情况。究其根本,往往与人为干预、歧视性待遇等因素脱不开干系。如何尽可能减少人情世故、暗箱操作影响,让招投标更透明、市场更公平?湖南推出了“机器管招投标”系统,机器管范本、管招标、管评标、管监管组织。自今年2月底该机制试运行以来,全省已累计发布“机器管招投标”项目招标公告1040个,完成项目开评标640个。(8月8日《工人日报》)

长期以来,政府工程招投标领域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权力集中,涉及链条长、环节多,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有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和插手项目招投标,为亲友谋取利益,或通过“明招暗定”“先建后招”等方式指定中标企业,从中收受财物;也有评审专家把评标当成赚钱营生,按照企业给的好处费多少打分,专业标准被抛在脑后。

招投标制度本是打造公平竞争环境、预防惩治腐败的制度,如今该制度非但不是腐败防火墙,反沦为设租寻租的遮羞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还规定,招标人可以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制度看似在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带”,实则是把暗箱操作转移到招标代理环节。在一些违纪违法案例中,部分招标代理机构同样通过程序设计,为招投标操控者开辟了“合规”通道。招标方、代理方、投标方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进行深度利益“捆绑”,还围猎、串联评标专家,形成相互勾连的腐败利益链。这类代理方其实就是招投标腐败的中介。

政府工程招投标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关系到一地营商环境的优劣,还关乎财政安全、安全生产等。而招投标腐败不仅破坏市场公平正义,损害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更影响政治生态。近年来,各地均在治理招投标领域民主决策不全、评标专家不客观公正以及领导干部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问题。对招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市场准入,公开评级,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把违法违规代理机构负有直接和相关责任的专职人员清理出招标代理行业……

湖南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机制,将招投标规则、流程转化成代码,让系统刚性执行规则,系统不制定且不干预规则,只是无差别执行规则。这无疑是解决招投标腐败的又一项有益尝试。

据了解,所谓“机器”是一套融合软件、硬件、数据模型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可实现招标文件自动生成、智能评标和全流程监管的智能化运作。这套系统还能管住评审专家的任性否决——将可能出现的否决情形细化成具体代码,专家只能勾选预设理由,无法自行编造补充,系统还会对专家否决投标行为实时监测预警。

通俗而言,推行“机器管招投标”的美好用意在于,用公事公办的电脑代替懂人情世故的人脑,让招投标“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没用”成现实。当然,“机器管招投标”机制在执行中,还面临着系统会不会被人为操控、数据安全有没有保障、流程会不会有漏洞等现实之问。但是,至少这套机制的基础是向善的,系统本身的问题可在运行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治理招投标腐败等不得、慢不得、软不得,期待各地增强紧迫性、危机感,不断探索,以技术刚性取代其中的人为弹性。

责编:肖莎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