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行动剑指“黑嘴”扰企-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热点财经

专项行动剑指“黑嘴”扰企

2025-07-17 09:56: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王京仔

“柴怼怼”“孟栖笔谈”“孟永辉”“che车说道”“物联网咨询室”“兴德旺业”……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百度、搜狐、懂车帝等多个平台上,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被处置。

近日,国家网信办通报了“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分典型案例。

清朗网络也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在从严从快处置相关账号的背后,是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重点网络平台不断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地方相关部门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的努力。

“柴怼怼”等涉企违规账号被处置

“某公司koko官网下载的旗下品牌脱毛仪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使用后可能导致失明、基因突变、孕妇流产等严重后果。”一篇自媒体精心炮制的文章在附上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后,引起轩然大波,产品被平台下架、直播活动被取消、大量客户退货。

然而,警方调查后发现,不仅所谓的检测报告系伪造,该文章还是另一品牌脱毛仪的代理经销商花钱找人撰写并炒作。去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的这起案件,导致沪上某电子商务公司直接遭受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近年来,网络“黑嘴”伤企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炮制的谣言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商誉损失。在获得流量利益与敲诈费用的利益驱动下,一些“黑嘴”更是瞄准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进行“抹黑”,“柴怼怼”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在抖音坐拥近28万粉丝的玉石领域博主“柴怼怼”连发29条视频,指控胖东来“以成本数百元的玉石牟取千倍暴利”,甚至断言“三万元玉石品质不如同行三千元产品”。

随后,胖东来发布针对“柴怼怼”等3起网络侵权的回复说明,并于同月向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5月2日至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连续发布多条视频反击“柴怼怼”,并表示若“柴怼怼”的行为不受法律制裁,其将关闭或离开胖东来。

5月3日,针对胖东来的投诉,抖音下架“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的视频并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其后,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报了胖东来销售和田玉有关情况:2025年1月至4月共销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销售金额2959.2175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齐全,进货台账完备,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

7月2日,国家网信办“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其中,抖音账号“柴怼怼”“怼怼柴”,小红书账号“柴怼怼”等,无事实依据蓄意抹黑某企业的产品质量,恶意诋毁某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并借机吸粉引流带货。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除了“柴怼怼”等账号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在这批典型案例中,还有“孟栖笔谈”等账号发布涉企负面信息,谋取非法利益;“车说道”等账号蹭炒涉企热点,发布虚假不实信息;“物联网咨询室”等账号散布企业商业秘密,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兴德旺业”等账号冒用企业、企业家身份,开展市场营销。

多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恶意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格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置恶意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5月20日起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

两天后,5月22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恶意抹黑诋毁攻击企业、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恶意营销炒作、泄密侵权四类突出问题。

专项行动开展期间,《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微博、抖音、小红书等重点网络平台都在不断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

自5月26日以来,微博管理员先后3次发布“清朗·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治理公告”。分别清理商业媒体博文在内的相关违规内容959条;对“大嘴博士”“前hr本人”“闫跃龙”等用户予以阶段性禁言,并处置企业侵权投诉内容4150条、处置账号195个;对持续抹黑诋毁攻击企业、发布涉企业负面不实信息、恶意营销炒作的“我是大彬同学”“赛车兴病乐”“石头搞机”等17个违规用户视程度予以7天至1个月的阶段性禁言处置。

5月,抖音累计受理涉企侵权举报近2.5万件,处置账号2621个,举报平均处置时效已较去年缩短了38%;6月,抖音宣布启动涉企侵权治理专项行动。小红书也在6月发布涉企业维权举报指南。

尽管多平台强化了相关治理,处置了一批涉企网络“黑嘴”账号,但大众仍有“黑嘴”们更换账号卷土重来的担忧。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王立梅指出,对于谣言或者涉企不良信息整体的治理,目前我们国家采取的是从源头治理到后期打击的连贯式治理模式。比如,这次网信办也提到了要压实平台责任,建议以技术模式(如建立网络谣言的识别库)在谣言上传到网络的第一时间就判断出来这是谣言,并且给它打上存疑标识,为将来企业辟谣保留时间和空间。另外,也鼓励企业勇敢站出来辟谣,同时多个平台上都开辟了辟谣空间,并且网信办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也会把辟谣信息大量的发散出去,逐渐形成一种辟谣文化。

多地积极治理涉企网络侵权行为

事实上,从2021年治理一批财经“黑嘴”,到后来清理股市“黑嘴”,到如今专项整治涉企网络“黑嘴”,每一次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各地方相关部门的积极行动。

2023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就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措施》,提出20条精准有力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其中,提出“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营造尊重、支持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

2024年4月,上海市委网信办启动“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今年3月以来,上海市区两级网信部门会同公安、检察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聚焦“编谣言、炒旧闻、软敲诈、黑水军”等乱象问题,深入推进该专项行动。截至6月底,小红书、哔哩哔哩、东方财富网等属地网站平台已拦截清理涉企侵权信息12.8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952个。

今年2月,福建省委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福建各地网信部门梳理重点服务企业900余家,深入解决企业难题,共协调处置相关违法违规信息78万余条,关闭相关违法违规账号14万余个。

6月,广东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重拳打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大力整治“自媒体”充当网络“黑嘴”等突出问题。

“本次专项行动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为清朗的主要目的,体现出监管部门认为网络环境实际上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相较于传统的营商环境,网络环境的整治将来也会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王立梅看来,本次“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是中央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之一,从中释放的信号是,我们的网络应该是风清气正的网络,在网络里的言论、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责编:肖莎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