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上的法律元素特写
2025-09-18 10:33:3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编者按:
首钢园这座工业遗存变身的“城市秀场”,在今年9月迎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本期报纸,我们跟随记者的视角,一起走近服贸会,探索其中的法律元素,感受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如何深入融合,探究科技如何改变相关行业的生态及发展趋势。敬请关注。
■法律篇

仇飞 摄
《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
9月10日至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市首钢园区举办。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经发展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国际一流展会。
在本届服贸会上,法律元素不再只是抽象概念,而是以多种方式融入到国际服务贸易的保障中——法律服务专题展展示法律机构的国际服务能力;专题论坛聚焦国际服务贸易前沿法律问题;发布会展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
展示国际化法律服务能力
在位于首钢园13号馆的法律服务专题展区,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近30家法律服务机构集中亮相。
“本届服贸会首次由以往的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两址’改为首钢园‘一址’举办,这种集中的场馆布局和更高程度的国际参与,使得参展商能更高效地接触和对接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与koko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现场的国际商贸氛围也更为浓厚。”广州仲裁委(以下简称“广仲”)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参展的现场感受,“希望通过这一国际性平台展示广仲国际化智能化法律服务能力,为参展及观展单位提供多维度的法律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服贸会为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做大服务贸易提供法律方案。”
广仲已连续5年参加服贸会,在本次专题展中,广仲展示了其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则体系,如发布首个《“一带一路”仲裁示范规则》,该规则已获得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22家境外仲裁机构和组织的共同认可推广。同时,广仲还展示了其通过科技赋能法律服务的进展,如打造首个apec-odr服务跨境贸易争议解决平台,该平台已成为亚太经合组织官方认可的首批全球三大平台供应方之一,自上线以来,已累计受理案件1000余宗,标的额近100亿元。
据上述广州仲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广仲受理涉外案件量690宗,占全国涉外仲裁案件量的16%,数量稳居全国前列。
“广仲发布的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即‘广州标准’,现已获102家境外仲裁机构或组织签约认可推广。此外,我们联合6家金砖国家头部仲裁机构共同发布《仲裁合作南沙共识》,目前签署合作方已增长至71家。”该负责人向记者盘点着广仲的国际“朋友圈”,未来,广仲将修订仲裁规则,继续深化国际仲裁业务、加强跨区域合作,“修订后的仲裁规则将紧密围绕当前国际仲裁发展趋势,广泛调研并汲取国内外先进仲裁机构的成熟经验,全面考量跨境及新兴领域纠纷特点。同时,积极与国际通行条款接轨,提升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
让更多人看见ip力量
“太可爱啦。”1号馆的“甜品屋”里,聚集了不少拿着星星人雪糕和爆款毛绒玩具合影的年轻人。这是服贸会独家潮流文化品牌koko官网下载的合作伙伴泡泡玛特的展区之一,除了把ip融合到甜品装饰中,泡泡玛特还展出了多款融合非遗技艺的ip产品,将瓷器、绒花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视觉设计。
“今年是泡泡玛特第六年参与服贸会,我们希望通过服贸会这一国际舞台,让世界看到潮玩ip的多样性与延展力。今年的服贸会上我们带来了多款海内外消费者热爱的ip产品,也让观众们体验了更多创新互动形式,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广泛认可与喜爱。”泡泡玛特国际集团负责人介绍说,ip孵化与运营始终是泡泡玛特发展的核心动力,泡泡玛特正在积极探索积木、毛绒、甜点、珠宝等诸多创意表达与全新业态,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是泡泡玛特的核心战略之一,旗下五大ip营收破十亿,13大ip营收破亿,其中多款ip已成为全球文化符号,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
泡泡玛特旗下知名ip labubu在全球爆火的同时,也受到侵权之困。8月25日,海关总署透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海关拦截涉嫌侵权的labubu产品183万件。
“除了协同政府机关联合打击侵权行为,我们还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地区持续开展维权行动。”上述泡泡玛特国际集团负责人表示,泡泡玛特将持续加速全球维权布局。
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知识产权?9月10日,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曲少臣出席“品牌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布局专题活动”时说,中国企业出海在品牌保护方面需要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性支撑。
“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三层:一是注册先导,即在海外对相关产品、技术等提前进行商标布局;二是管理体系,包括有期限的明确授权、定期的品牌评估、对下级单位的信用管理等;三是技术升级,包括在防伪标志、产品溯源等方面织密覆盖线上线下的品牌保护网。”曲少臣说。
全国首个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亮相
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正面临案件数量激增与办理质效提升的双重挑战。司法部发布的《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同比增长94.7%。
“这种态势在北京表现得尤为突出,2024年,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47万件,同比增长340%,今年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12万件,同比增长36%,案件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行政复议机关‘案多人少’问题日益凸显。”9月12日,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马福威在服贸会的“北京市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发布会”上说,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北京市司法局在多个部门支持下,依托公共数据训练基地建成了这个大模型。从前期应用效果来看,它不仅帮着“扛住”了案件激增的压力,还成了法治领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据介绍,作为全国首个聚焦行政复议领域的垂直大模型法律服务产品,北京市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涵盖立案、办案、结案三大模块。立案时,它能自动提取案件关键信息,还能对照规则“初审”,不用工作人员逐字核对;办案中,它能精准找出争议焦点,甚至给出审理思路,相当于给办案人员配了个“智能助手”;结案阶段,文书能自动生成,还能直接电子归档,省去大量手动录入工作。
目前,该大模型已嵌入行政复议办案平台,在北京市司法局和全部16区司法局深度应用,服务一线办案人员超200人。大模型参与的环节,办案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超100%,模型输出准确率超95%。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入选了服贸会“北京方案”展。“北京方案”展集中展示了体现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品质提升、治理增效、民生服务和韧性安全等首创或创新成果的方案。
“北京市行政复议垂直大模型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全域应用的跨越,不仅显著提升了行政复议工作的效率与规范化水平,更是以科技赋能司法行政工作、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洪朝就大模型入选服贸会“北京方案展”的优势进行介绍时说,希望通过服贸会这一国际化平台,将包括大模型在内的这些凝结了北京智慧的“方案”变为可交易、可输出的标准化产品或服务,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北京智慧”和“中国方案”。
责编: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