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桀父子谋危宗庙案
2025-09-19 10:36:5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法评历代奇案·西汉
当时昭帝年仅14岁,却能根据霍光的操练时间与燕王的封地距离等情况推算,识破“燕王上书”的真相,实属难得。尚书及左右侍从对此无不惊叹,上书者闻讯后吓得立即逃走,昭帝下令追捕
□何能高
上官桀(?—公元前80年),字少叔,陇西上邽(今甘肃清水)人,历任羽林期门郎、侍中、太仆、少府、左将军等职,受封安阳侯。因其孙女嫁与8岁的汉昭帝为皇后,个人野心膨胀,在通过诬告等手段夺权失败后,竟勾结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等人密谋刺杀大将军霍光、另立皇帝,最终以谋危宗庙罪被处死。
因功封侯
上官桀年轻时担任羽林郎、期门郎,曾随汉武帝前往甘泉宫。途中遭遇狂风,帝车无法前行,他取下车盖双手捧着。狂风劲吹,他始终紧握车盖护卫武帝。随后,暴雨突至,他仍举着车盖为武帝挡雨。汉武帝见其勇力出众,颇为欣赏,任命他为未央厩令,负责管理皇宫车马。某日,汉武帝身患疾病,病愈后视察厩马,发现马匹都已消瘦,对上官桀大怒道:“你认为我再也见不到这些马了吗?”言罢,欲治其失职之罪。上官桀叩头辩解:“臣听闻陛下身体不适,日夜忧心,实在无暇顾及马匹。”说着,他泪流不止。汉武帝深受感动,先后将其擢升为侍中、太仆。
太初年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上官桀被任命为搜粟都尉随军出征。他率军攻打郁成城,追击败兵直至康居。凯旋后,因功官拜少府。
后元元年(前88年)六月,侍中、仆射马何罗(本姓马,后人改为莽)与其弟马通等人因参与诬告太子刘据而遭追查,于清晨潜入武帝寝宫欲行刺杀。金日磾率先发现并将莽何罗摔倒在地。出入宫禁二十余年的奉车都尉兼光禄大夫霍光(霍去病之弟)与上官桀等人率侍卫将其同党悉数擒获,经审讯后以谋反罪处死。此事尚未论功行赏,汉武帝便于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病危,立年仅7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 次日,武帝托孤,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令四人共辅少主。十四日,汉武帝驾崩,刘弗陵登基,是为汉昭帝。汉武帝临终前,担心昭帝母亲赵婕妤效仿吕后专权,遂将其赐死(《汉书·外戚传》记载赵婕妤“受责,忧郁而死”)。因年幼的昭帝无人照料,其姊鄂邑公主被尊为长公主,入住皇宫。
汉昭帝即位后,在霍光等辅政大臣辅佐下,推行与民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加强北方边防。次年正月,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获封侯爵。封侯次日,金日磾病逝。
姻亲谋后
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长女为妻,两家结为姻亲,关系密切。霍光每逢休假外出,上官桀常代其处理朝政。汉昭帝之姊鄂邑长公主与门客丁外人私通,昭帝与霍光得知后,不愿断绝公主私情,便下诏令丁外人侍奉公主。
公主曾挑选周阳氏女子入宫,拟许配给汉昭帝。上官安有一女儿,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安便劝说霍光将外孙女送入宫中。霍光以孩子年幼为由,未予同意。上官安素来与丁外人交好,对丁外人说:“听闻长公主要挑选女子入宫,我女儿容貌端丽,若你能促成此事,让她成为皇后,汉家惯例是封公主之夫为列侯,有我父子在朝进言,你还愁不能封侯吗?”丁外人喜出望外,将此事告知公主,公主表示赞同,遂下诏让上官安之女入宫为婕妤,上官安被封为骑都尉。一个多月后,年仅6岁的上官婕妤被册立为皇后。
构陷霍光
上官安因女儿被立为皇后,自身亦被封为桑乐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升任车骑将军,从此愈发骄奢淫逸。他在殿上领取赏赐后,对宾客炫耀:“与我女婿(指昭帝)一同饮酒,真是畅快!”醉酒后,他竟赤身裸体在内宅行走,还与继母及父亲的姬妾侍婢私通。上官安屡次向霍光请求为丁外人封侯,其父上官桀也想为丁外人加官晋爵,却均遭霍光拒绝。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由此心生怨恨,二人得知汉昭帝之兄燕王刘旦能言善辩、颇有智谋,因未被立为皇帝而心怀不满,便搜集霍光的过失告知燕王,让他向汉昭帝上书告发霍光,同时为丁外人谋求侯爵之位。
燕王大喜。武帝在世时,燕王见太子刘据遭诬陷自杀,齐怀王病逝,便自认为按序应立为太子,遂主动上书请求入宫值宿警卫,结果触怒汉武帝,被下狱治罪,削夺良乡、安次等三县封地。武帝驾崩后,燕王以询问礼仪为名,派亲信前往长安,打探武帝临终病情、昭帝生母及年龄等情况,又派亲信到京师请求在郡国为武帝立庙。朝廷赐其三千万钱,加封一万三千户,他却怒言:“我本应做皇帝,何须赏赐?”随后与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人合谋,谎称武帝曾下诏令其训练军队,企图谋反;又与刘泽谋划印制传单,派人到各郡国散发,传单称昭帝并非武帝之子,非武帝所立,而是大臣擅自拥立,天下人应共同讨伐。他还率领封地官员、车马、百姓在文安县大规模打猎,训练军队,等待约定起兵日期。郎中韩义等人多次劝谏,均被燕王杀害。
恰逢缾侯刘成得知此事,便告知青州刺史隽不疑,结果刘泽被捕。昭帝派人审理此案,很快追查到燕王。昭帝获知后立即诏令停止审讯,将刘泽等人依法处死。燕王以为平安无事,待与上官桀父子暗中勾结后,又安排驿车秘密传递信息,联络各郡国数千名豪杰,准备举事诛杀霍光,废黜昭帝,迎立燕王为帝。燕王先是按上官桀父子之意上书昭帝:“陛下与臣仅有长公主一位姐姐,承蒙陛下恩泽,使丁外人为其夫婿,丁外人应获封爵。”奏书上呈后,昭帝询问霍光意见,霍光坚持不同意,燕王因此愈发怨恨霍光与昭帝。
御史大夫桑弘羊率先向朝廷建议实行酒类官营制度,与盐、铁官营制度相结合,为朝廷增加了收入。他自认功高,却因未能为儿子、兄弟谋取官职,也对霍光心生不满,进而与燕王勾结。
燕王又上疏指责霍光结党营私、诽谤宗室、废弃法律、作威作福。不久,上官桀、上官安和桑弘羊等人趁霍光休假,急令他人冒充燕王上书,称霍光外出集合郎官和羽林骑练兵时,在路上僭用“为皇上出行清道”的礼仪;还称霍光部下杨敞未立战功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且擅自增调将军府的校尉。奏书指控霍光专权妄为,请求允许燕王缴回符玺,入宫宿卫,以探查奸臣异动。上官桀想让年幼的昭帝批复奏章并下令调查,再让桑弘羊等大臣将霍光逮捕入狱。然而奏书上呈后,昭帝并未批复。
密谋败露
次日清晨,霍光得知此事,停在画室中未敢轻易入朝。昭帝询问左右:“大将军在哪里?”上官桀答道:“因燕王告发其罪行,故不敢入朝。”昭帝下诏召大将军入宫。霍光入朝觐见,摘下将军冠叩头请罪。昭帝说:“将军戴上冠。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无罪。”霍光惊讶地问:“陛下何以知之?”昭帝说:“将军前往广明亭统领郎官、羽林军操练,是近日之事。调派校尉至今不足十天,燕王远在封地,怎会知晓?况且将军若要作乱,无须依赖校尉。”
当时昭帝年仅14岁,却能根据霍光的操练时间与燕王的封地距离等情况推算,识破“燕王上书”的真相,实属难得。尚书及左右侍从对此无不惊叹,上书者闻讯后吓得立即逃走,昭帝下令追捕。上官桀等人见阴谋即将败露,十分恐惧,连忙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深究。”昭帝未予理会。
此后,上官桀的党羽继续诽谤霍光,昭帝大怒道:“大将军霍光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朕,有谁再敢诽谤,依法论处。”上官桀等人从此不敢再诋毁霍光。但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经过密谋,决定让长公主出面设宴请霍光赴宴,暗中埋伏士兵将其杀死,随后废黜昭帝,迎立燕王为天子(《汉书·外戚传》记载,上官桀曾想自立为帝)。
《汉书·昭帝纪》《汉书·杜延年传》等记载:代理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后,报告给大司农杨敞。杨敞将此事告知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是杜周之子,通晓法律,他从小吏逐步升任谏大夫,得知此事后立即报告昭帝,昭帝当即命令丞相将上官桀等人逮捕。
同年九月,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等均以谋危宗庙(危害皇帝)罪被处死,且被灭族。在审理桑弘羊原下属侯史吴是否有罪时,廷尉王平、少府徐仁等人认为,桑弘羊被抓后,其子桑迁避难时路过其父旧属侯史吴家,不久后侯史吴自首,恰逢大赦。廷尉等人认定,桑迁是因父亲谋反而受牵连,侯史吴藏匿的是受牵连者而非谋反者,遂依据赦令免除侯史吴的罪责。但侍御史认为侯史吴不应被赦免,故弹劾廷尉王平、少府徐仁量刑失当、出入人罪(指将无罪者判为有罪,或将有罪者判为无罪的行为)。少府徐仁是丞相田千秋的女婿,田千秋多次为侯史吴说情,还召集中二千石官员与博士在公车门商议侯史吴是否应定罪及定何罪,群臣都迎合霍光之意,认为侯史吴有罪当诛。霍光认为,田千秋擅自召集官员集会议案,应受处罚。杜延年极力劝谏:“法官判案,须有法律依据……丞相并无偏见,其习惯与下属官员商议大事;若因此牵连丞相,恐怕不合民心。”因杜延年据理力争,田千秋得以平安无事,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因出入人罪被处死。
不久,昭帝派使者赐给燕王玺书:“燕王是朕最亲近的骨肉兄弟……竟与外姓人阴谋危害国家……有叛逆之心,无忠爱之义。若先人泉下有知,你有何脸面再以醇酒祭祀高祖神庙?”燕王得书后自缢身亡,长公主亦自缢而死。
同年十月,昭帝下诏称:“左将军安阳侯上官桀、骠骑将军桑乐侯上官安、御史大夫桑弘羊……与燕王通谋,设置驿使往来勾结……共同谋划让长公主设酒宴请,埋伏士兵杀死大将军霍光,征召拥立燕王为天子,大逆不道。”诏书还提到:“燕王迷惑失道,此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人谋反,朝廷未予张扬,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如今却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庙。燕王及公主均已伏罪……”
十恶大罪
上官桀在汉武帝时期便身居高位,受武帝托孤,与霍光等人共同辅佐年幼的昭帝,均获封侯。但其为与霍光争权,竟勾结燕王、御史大夫等人,恶意诋毁陷害霍光,密谋刺杀霍光、废黜昭帝,其行为违反汉朝法律,属谋反大罪,故受到汉律严惩。
《汉书·刑法志》记载,《周官》有五听、八议、三刺、三宥、三赦的审案制度。五听即观其言辞、察其脸色、听其气息、审其听力、视其眼神;八议即对王的五代以内亲族、故旧、有德行者、有技能者、有功劳者、爵位高者、为国事勤劳者及前王朝后人,定罪时可考虑减免刑罚;三刺即审理案件时需询问群臣、群吏、万民。但谋反、谋逆、危害宗庙等重罪不在八议之列,故上官桀父子等人未获减免刑罚。
《汉书》认为,昭帝幼年继位,“燕、盖、上官谋逆,诋毁摄政辅幼主的霍光”,而“霍光能突出当务之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年间,对外与匈奴和亲,对内使百姓富足;并推举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罢除盐铁酒类专卖,不与民争利”,功业显著。但霍光通过严刑峻法,处死严格司法的廷尉王平、少府徐仁并牵连无辜,实属滥杀。
正是:拜将封侯权位隆,争权夺利谗深宫。冰蚕自缚春丝茧,权谋暗算转头空。竹篮难捞一江月,痴蝇枉攀九霄钟。草木尽随天道荣,罪责难见律法松。纵观长河千载浪,细看沫散月明中。
(作者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责编: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