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酒”藏着大风险-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  > 中国之治

​“隔夜酒”藏着大风险

2025-10-17 10:08:2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徐卫城 刘丽

过节聚会,必然少不了饭桌上的欢声笑语,但在举杯欢庆之时,务必警惕“隔夜酒”背后潜藏的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切勿因一时疏忽酿成遗憾。

案情回顾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方某驾驶着自己的轿车经高速公路汇入了早高峰的车流,由忠庄方向往桃溪路口方向行驶。当方某行驶至红花岗区海尔大道富华国际路段时,因前方一辆suv减速礼让行人,方某反应不及时,追尾撞上了前车。suv车主下车找方某协商,这期间,suv车主发现方某身上残留酒气,遂报警。随后交警赶到现场,并对方某进行了呼气式酒精检测,发现方某乙醇含量已超过醉酒驾驶的标准。其后经抽血鉴定,方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达到了96.17mg/100ml。

经过讯问得知,方某前一天下午因参加朋友聚会,一直饮酒到晚上10点,在推杯换盏间,方某饮下不少白酒。方某当晚回家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8点,宿醉的方某认为自己已经酒醒了,且意识清醒,于是驾车从家中出发办事,结果因自己反应不及时,发生了交通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方某承担本次事故全部责任。

案件办理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方某醉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危险驾驶罪 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检察官提醒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驾驶机动车,就属于醉酒驾驶,将被吊销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为此,检察官在此提醒大家:务必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若前一晚饮酒,次日驾车前务必确认体内酒精已代谢完毕。不确定时,可选择公共交通、打车或代驾等方式出行,切勿因“隔夜”误区放松警惕。

责编:韦文洁

——法治周末
联系koko官网下载
koko官网下载的版权所有 koko官网下载 copyrights © 2014- www.legalweekly.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周末》
网站地图